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52章 安东尼·范·迪门

“首长同志,根据既定路线安排,我们将保持每小时 240 公里的巡航速度,一路向东飞速疾驰,目的地为达巴达维亚。经精确计算,从我方所在地到达巴达维亚的直线距离约为 2710 公里。照此速度行驶,预计全程需耗时约 11 小时 30 分钟。在此期间,您与赵政委可以稍作休息,养精蓄锐。待临近午餐时分,我会再向您汇报最新情况。”

肖振敬礼后,便转身离开了房间。

“政委,依此行程推算,今晚我们就能抵达达巴达维亚了。不妨设想一下,当安东尼·范·迪门总督见到我们时,他会是何种表情呢?”

赵刚稍加思索,回应道:“范·迪门会作何想法,我并不清楚。但此人极不简单,从破产到成为总督仅用了十五年。他的经历充满了转折与离奇。尤为重要的是,他展现出的坚韧不拔、机智过人以及勇于担当的性格特质,其能力相较之前历任总督都更胜一筹,且更善于团结众人。他还常常利用当地土人之间的矛盾,且毫不吝惜动用武力。加之这个时代远洋通讯不便,他就如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东南亚的真正王者。我认为,若他接收到古邦的消息,即便不敢轻举妄动,也会立即下令召集南洋的荷兰舰队。在亲眼目睹我们的实力之前,是绝不会轻易认输!”

朱逢春深表认同:“确实如此,在 17 世纪的南洋殖民者中,荷兰人最为成功,这不仅是因为他们武力强大,也从侧面反映了历任总督的能力。”

赵刚慨叹一声:“实际上不难看出,当下的欧洲殖民者主要以贸易为主,略土为辅。这些年荷兰、西班牙乃至英国人屡次袭扰大明沿海,其主要目的仍是为了能够直接通商。可惜的是,这等同于挖了沿海巨贾以及南方官员士绅的根基,他们不仅富可敌国,还掌控着朝廷喉舌,很容易左右朝政。崇祯至死都被他的臣子蒙在鼓里,若他能有朱棣一半的见识和能力,也不至于落得如此下场。”

“他自幼远离劳苦大众,成长于深宫妇人之手,能有一心为国的想法,已比他的叫门先祖强太多了!”转而又道,“若荷兰人能认清形势并主动配合,有满清的先例在前,我也不介意先放他们一马。毕竟将来南洋各岛的伊教徒还需要外人帮忙运走。葡萄牙已没落得不成样子,堪称欧洲病夫,只有号称海上马车夫的荷兰人最适合承担这个任务。”

这也是一众委员们的共识,他们都认为不应由朱逢春直接大开杀戒,而应该学习荷兰人的驾驭手段,以几十几百人控制一座岛屿,便能支撑起庞大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