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三百五十五章 三重掩护

韩易跟图尔基·阿尔-谢赫的相遇纯属偶然,但却是他一直期盼,并为之谋划着的偶然。

什么意思呢?

韩易名下的资产规模越来越庞大,他想要推进的计划也越来越宏伟。一场dct音乐节,总成本尚且在三四千万美元左右,花费不小,但还没有到令人咂舌的程度。

但很快,随着与ppleusc联名制作的传奇音乐节项目官宣,他精心准备了大半年的版权库收购计划,也将进入实际执行阶段。届时,动辄数亿美元的成交金额,必将震动从好莱坞到华尔街,每一位跟金融业和娱乐圈沾边的业内人士。

毕竟,买经纪机构、开唱片公司、做版权发行、搞艺人管理、办现场演出,这一个又一个业务领域,看上去光鲜亮丽,但一来绝大多数收购都是闭门交易,具体金额不需要对外公布,也就很难吸引外界注意。二来日常运营花销不大,星荟大厦1001室,房租跟办公室里所有雇员的薪资加在一起,已经可以跟各家子公司创造的收益堪堪打平,哪怕仍有赤字,也不会太过夸张,至少是一位亿万富豪可以承受的级别。

第三,也是最重要的一点,韩易涉足的这些行业,都有成熟的运作机制和商业规律。他正在做的事情,也没有跳出市场现有的认知框架范围。

换句话说,之所以现在瀚音乐还没有被三大音乐集团当成正儿八经的竞争对手,一方面是因为韩易这几家公司近期表现虽然出色,但却还远远没有到惊世骇俗的程度。

一次公告牌单曲榜三连冠而已,倚仗的还是dplo和ddecent在电子音乐领域已经积攒多时的势能,算不上瀚音乐自身造血机制的胜利。

另一方面,目前为止,韩易在音乐行业里的各种动向,跟几十年前的理查德-布兰森不说一模一样,至少也有七八分相似——仿照业内龙头的架构,迅速建立起一个小而美的生态圈,然后……

就没有然后了。

音乐工业不是汽车工业,新玩家可以凭借技术革新的后发优势弯道超车。在这个越老越香的行当里,老版权不会像老款车型那样无人问津,迅速被市场淘汰,反而会每年为拥有者带来巨额利益,成为关乎集团存续兴衰的压舱石。

你理查德-布兰森百亿级富豪如何?旗下各种实业做得风生水起又如何?没有版权库积累,少了数十年的沉淀,拿什么去影响世界音乐市场的格局?

最终的结局,只能是跟小岛唱片和&唱片等盛极一时的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